标签: App

在M1上打包一个Electron项目

Typora开始收费了。作为五年前就开始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感觉非常奇妙,就像一个大家都期待它发生但又觉得它不会发生的事情最后真的发生了。当然,三年前就没有用它了。因为我,真的,不喜欢,Electron.

此后,我偶然在评论区看到Marktext这个软件。点开主页看,跟Typora有几分相似,下载下来后方才发现,可执行文件是x86_64的,需要Rosetta 2才能在M1上运行。好在是自由软件,Apple Silicon上的Electron也很成熟了,我们可以自己动手。

不过,肯定有坑。

Reeder 4 初体验

今天一早上就看到消息说 Reeder 4 终于正式发布了。作为一个在 App 领域啥便宜都捡的人,Reeder 3 免费时我第一时间就从 App Store 下载了 iOS 和 macOS 两个版本。然后为了试着玩,就尝试加了 RSS 源,然后为了多设备之间同步开始使用 Feedly 和 Inoreader……慢慢地自己订阅的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觉得 RSS 这种伟大发明不应该如此死去。

入 iOS 坑以来,在各类媒体的推(忽)荐(悠)之下,买过的 App 也不少(当然和大佬比更不算多)。不过只有 iA Writer 和 Reeder 感觉每天都能用上,非常值的。(iA 的 mac 版 200 块,还是有点贵)所以也果断入了 Reeder 4 当补票,也想看看拖了这么久的新版本有些啥功能。

效率软件杂谈

说起来自己几年来用过的效率类 App 也不少了,尽管自己很难坚持,不过倒是有个喜欢折腾的习惯,从早年的 Linux 到现在的效率软件。正好好久没更新博客了,就随便对它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效率类 App 的外延很大,从代码管理到任务规划,只要是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软件,都可以划入效率这类范畴。不过,我们日常看到的多数效率软件无非都是写作、协作和日历事项。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开发门槛较低,不需要什么额外的领域知识(想想前端框架都用 TODO-List 做 Demo,搞个能用的并不麻烦);另外一方面,大众用户都需要这类软件,除了我等喜欢倒腾比较它们的爱好者之外,还有大量的用户此前从未接触过(仅因为一些偶然发现的小功能就感叹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也完全是潜在市场。当然,用过一些雕琢不够细致的作品也会发现,要把它们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