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and failed: codesign --sign redacted --force --timestamp --options runtime --entitlements ...
Electron Framework: code object is not signed at all
In subcomponent: ...
{
"severity": "error",
"code": null,
"path": "Mark_Text.zip/Mark Text.app/Contents/MacOS/Mark Text",
"message": "The binary is not signed with a valid Developer ID certificate.",
"docUrl": null,
"architecture": "arm64"
}
The binary is not signed with a valid Developer ID certificate.
什么!?我可是给库克交过钱的!你们怎么能这样对我?
冷静以后,我发现是用来签名的证书类型不对。通常来说,如果你之前只用过Xcode提交过App到Mac App Store的话,证书类型应该是Apple Distribution;而要在Mac App Store之外以dmg包发布App,签名的证书类型应该是Developer ID Application,所以需要找Apple重新签一个。
按照这篇文档的说明,用本地钥匙串生成一个证书颁发请求。然后登录到Apple Developer,进入Certificates选择创建新的Certificate,类型选择Developer ID Application,点击上传前面生成的证书请求文件。然后我们就得到了一份新的证书,点击导入钥匙串。
奇妙清单是相当老的 TODO 列表软件了,对普通用户几乎免费。早期对一些要求团队协作的高级功能收费,被微软收购以后就停止高级功能和收费,但也不再更新了。奇妙清单的一大亮点在于全平台支持,从 iOS 到 Windows 乃至 Windows Phone 通通有 App,并且桌面端也是原生,实在不容易。(其实让几个 iOS 程序员兼任开发 Mac App 的任务也不会很难,满大街的 Electron 和 nw.js 实在影响体验)
当然了,任何软件都只是辅助提高工作生活效率的工具,改变自己的工作、学习节奏也一定是一个系统化的、长期的过程。寄改变生活方式的希望于某个软件并不现实。奇妙清单的功能并不复杂,容易上手。如果你此前没有太多折腾数字化工具的经验,可以将它作为入口,管理生活并进一步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系。即使日后你认为它管理任务功能不足,至少作为购物和杂事清单还是不错的。一直都有传言称奇妙清单要倒闭或者停止运营,不过它大概还会在目前的状态下运营较长一段时间。即使要关闭服务器了,因为它提供了完善的 API,所以在发布通知之后,你也有足够的时间一键将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任务列表转移到其他应用(比如 Todoist)中。当然,微软收购团队之后推出的 Microsoft To-Do (目前尚无 Mac 版)也是一个不错的相似选择。
Ulysses
某种程度而言 Ulysses 不算本文想描述的效率软件,不过实在有很多人推荐过它(包括后面的 iA Writer),所以也值得谈一谈自己对它的看法。Ulysses 是一个有相对久远历史的文本编辑器(好吧,有很多人习惯称呼它写作软件),提供了编辑 Markdown XL(一个扩展的 Markdown 语法)文本和管理文档等一系列功能。如果谈及 Mac 上辅助写作的软件,一定会有人提到 Ulysses,足以说明它在诸多 Mac 用户心中的地位。当然,Ulysses 也有 iOS 版本(尽管第一代 Ulysses 发布的时候好像还没有 iPhone),并提供基于 iCloud 的同步。
我不是 Ulysses 的深度用户(使用 Ulysses 写的字数应该不超过 10000),体验它也主要是因为 SetApp 提供的试用机会。不过它的可定制主题、可定制 Markdown 语法、打字机模式、流畅的写作体验和文档管理等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打开一个全屏界面很容易让人产生写点什么的冲动。(尽管用键盘而不是笔写作长文还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iOS 版界面相对简单,不过也足以在手机上进行临时的写作工作了。Ulysses 的同步没有使用 iCloud Drive,也就是说保存在文档库中的文档并不是对用户直接可见的(尽管你还是可以在 Mac 上的 Mobile Documents 目录中找到它),这点和 iA Writer 不同,同步也有稍长的延迟。
用 Ulysses 来书写内容当然是足够的,然而写作本身必然也具备痛苦和苦闷,正如这个软件的名字,尤利西斯。值得一说的是它的价格。曾经的 Ulysses 在 Mac App Store 定价 45$(中国区 298¥ 左右),iOS 版定价 25$(中国区 128¥ 左右),算是普通用户需要的软件里面价格相对高昂的了。(我不禁想起当年花了快 400 大洋入的 Photoshop CS6 教育授权,结果一直吃灰)这个价格见仁见智,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几顿饭的钱。但是你可能也会觉得,它的功能可替代性太强,几乎能写代码的编辑器都支持 Markdown,Mac 上还有好些开源编辑器——我为什么要用它?另外,我也看到过用户反映,Ulysses 在对较长(数千字)文章进行编辑时会有明显卡顿感。这也算是针对写作的文本编辑器的一个通病。(诸如 VS code、Sublime Text、Vim、Emacs 这样的代码编辑软件中倒是很少看到这种现象)
Ulysses 现在的价格是 4.99$(中国区 26¥)一月,如果按年订阅则是 39.99$(中国区 218¥)一年,订阅在同一个 Apple ID 登录的全平台可用。如果是学生,可以得到优惠,6 个月订阅是 10.99$(中国区 73¥)。你可以得到 14 天的免费试用。另外,SetApp 也包含了 Ulysses,对于同一个 Apple ID 登录的 iOS 设备上也可用。
iA Writer
iA Writer,连同 Byword、Quiver 等在内的一系列写作软件,常被当作是 Ulysses 的竞争者。其中 iA 应该是最贵的,也是最老牌的,历经多个版本变迁。本文即是用 iA 写作的。相比 Ulysses 或者其他软件来说,iA 的可定制性很少——只能从两种等宽字体中选择,字体大小也只有三个等级,颜色主题除了日间模式和夜间模式外也不能调。设置页面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很多人调侃说,自己已经买了的软件,就会想方设法找到它的优点。这话不假。因为潜意识里,对于已经购买的软件,自己就不会把价格纳入考虑因素了。也许对于我,iA Writer 也是这样。每次用 Filco 的红轴键盘和双拼输入法,搭配全屏模式的 iA,写作起来的体验非常好。你可以在 iA Writer 的官网通过视频观看到 iA Writer 的使用方式和界面。
iA 基本支持 MultiMarkdown 语法,除了基本的 Markdown 标记之外,还有注脚、目录、任务列表、表格和 LaTeX 公式等扩展内容。最新的 iA Write 也加入了标签功能。iA 支持类似 Ulysses 和 Typora 上的打字机模式。同步过程是使用 iCloud Drive,意思是每篇文章其实就是一个 txt 格式的文本文件,并且可以在 iCloud Drive 上看到和用其他编辑器编辑。一开始我有点不满意这个做法,认为类似 CloudKit 的数据库同步方式更加易用和干净。不过 iA 支持新建文档的时候自动使用 Markdown 标题作为文件名,这一点也逐渐冲抵了基于文件的同步方式的不便。不过在处理中文全角标点作为标题时,文件名中的符号会被自动转为半角,这是个小问题。另外,可能因为文本文件本身不大,iCloud Drive 的同步还比较流畅。当然,你还可以选择用 Dropbox 同步或者直接在本机的某个目录下保存文档库,在你能够流畅连接 Dropbox 服务的时候,可能体验更好。iOS 端当然也支持对 iCloud Drive 上内容的编辑,并且甚至可以在里面打开你 iA Writer 目录之外的任何文件(即使需要用户自己操作,我也很惊讶 iOS 居然提供了这种接口)。使用基于文件的方式,即使有一天 iA 开发者作死不让你继续使用了,你也至少可以从目录导出你的所有文件。以 Evernote 为代表的数据库模式和若干编辑器代表的文件模式,实在是各有各的好处吧,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兼具两者优点的应用出现也说不定。
iA 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支持 Windows 和 Android 平台。由于我没有用过,这里就不多讲了。缺点包括统计中文文章字数的时候有问题(Bear 也不对,除了 Word 很少有软件能把这事做好的),语法突出不支持中文(如果你使用英文写作,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功能)。目前看来他们也不想把应用改成订阅制。(Ulysses 遭遇到的阻力应该会冲击很多开发者对订阅制打的算盘)他们的博客上每月会发布一篇文章,其中多数跟产品本身没有关系,质量倒是挺高的。iA Writer 采取买断制,Mac 版价格在中国区是 198¥,iOS 版在中国区是 30¥。Android 和 Windows 的价格没有看到,似乎 Android 采取了免费下载搭配 App 内购买的方式,Windows 版本可以免费试用,购买价格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