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fan's

Bonvenon al la malpura mondo.

标签: 隐私

  • 怨气和戾气

    最初写作于2018年8月

    记得第一次听到「怨气」这个词是在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上,但是对此的体会可以追溯到更早。由于国内互联网特殊的环境,早期接触贴吧的人肯定都有过和人吵架的经历。要知道那时候的我都不太会用家乡方言骂人,在网上说人是 SB 却一套一套的。不过当时可没觉得这些算什么社会问题。可能年轻气盛,网上的争吵也还没映射到具体的社会问题。尽管我自己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已经是 2007 年,换算成历史也快进入近代了。不过每次回想起当年,总会觉得有种奇特的美好。同现在打开手机能够看到的一切比起来,那时候的互联网生态依旧显得蛮荒。没有如今那么大的巨头,没有 O2O,上网只能用电脑(GPRS 也就能看个新闻)。要是把那时的我放到现在,可能会寸步难行,因为没有手机号。

    后来有了微博。李开复说过「微博改变一切」。微博是 2009 年推出的产品,但是一直到我开始注册微博的 2011 年,它才有了比较大的影响力。随着微博的流行,网络上的自由主义思潮也达到了一个(至少是表面可见意义上的)高峰。在我的记忆里,自由主义的思想是随着韩寒而彻底流行起来。在他之前你很难看到如此有影响力的人传播着属于他们的观点。韩寒依靠他的博客和若干杂文,奇迹般地成为了一个在这种体制下「站在刀尖上跳舞」的人。那时候的韩寒还没有微博。(其实我认为韩寒注册微博可以看作他和世界妥协的标志之一,另一个是韩三篇的发表)微博上的言论潮流却往往可以追溯于他。韩寒少有真正提及真正可能越界的词比如「革命」。但下面的读者却又像有默契一般心知肚明。韩三篇的发表挑明了这一切。老实说,如果基于大众印象内的革命叙事,韩寒在韩三篇里说的话都是事实,如果换成另一个保守派人士,可能都不会激起多少风浪。然而这是韩寒。一些人认为这代表了他向体制求和,一些人认为韩寒过度悲观。讽刺的是,韩三篇中的一些警告到了今天已然成为了现实,乃至常态。

    不得不说韩寒是一个聪明人。在当年社会开始反思中国教育的时候率先「开第二炮」。后来因为互联网和加入 WTO 之后的发展需要,社会风气开始再次软化。这个时候的他借助自身反教育体制的经历和一系列在当时看来尺度颇大(实话说,放在今天尺度也很大)的博文,打造了自己舆论领袖的形象。而在 2011 年这个神奇的时间节点,他突然放弃了这一角色,仿佛先知一样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众娱乐化、娱乐资本化的浪潮。自导自演的他,背负「国民岳父」的称号,名利双收。

    那时候微博上常常有负面新闻,新浪又没有形成熟练有效的舆论控制机制,网民们习惯了正面又千篇一律的官方报道,看到这些新闻自然是群情激愤。当时的政府也没有处理互联网的足够经验。结果往往是网民的节节胜利。政府的权威在削弱。出于本能的愤怒不能叫戾气。戾气是一种一反常态的过分施怒,因为其他的愤怒找不到出口。

    中国互联网自 2012 年以来改变的速度也许超过了科技发展的速度。你可以说现在装备各类最新技术的 iPhone 依然没有脱离 2007 年发布的首代的核心,但是现今的中国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在新闻里被打上标签的互联网了。这是若干年来整个中国社会变迁、改造、发展、踌躇的结果。所谓网上的种种戾气,也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侧面映射。

    现在的人看不到希望吗?是的,不妨看看三和大神们的事迹。但十年前的现实就一定更有希望了吗?不如说,是更多之前不能上网的人进入了这个世界,互联网变得更像现实社会了。十年前在大城市奋斗的那代人,还算是第一代民工,城市的生活再苦再累或许也比家乡的绝望好上百倍。如今的这代务工人,就是上代留守儿童长大后的样子。他们没经历过父辈小时候的苦难,所以也怀疑所谓奋斗的价值。高攀的房价和严苛的户籍更在他们的梦想上打了一个问号。更何况,他们今天遇到了被老一代称之为「鸦片」的东西。互联网麻痹着他们。我更愿意相信「奶头乐」只是一个阴谋论,我也认为在人类进化之前,代与代间不会有本质差异。但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吸引着他们。与其说他们沉迷于互联网,不如说是资本秘密地把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转化为自身的养料。

    伴随平均素质降低的另一个问题是隐私泄露越发严重。隐私是一个多方面的话题,信息泄漏可以从有意到无意甚至是被强迫的。抛却对普通网民还算是有些门槛的黑产、社工库,普通人只要善加利用搜索引擎,甚至只要在同一个网站上多点几个按钮,足以找到和人吵架时向对方人身攻击的「口实」。每个人都在共同经历着时间,但时间对每个人的价值却是不对等的,无休止无下限的攻击很容易让时间价值高的一方率先放弃论辩——这往往被另一方视作自己的「胜利」。一个很容易推导出的结论。这快速拉低了整个互联网的舆论水平。最终,这帮有时间而无下限的人占领了互联网。早在「杠精」出现之前,此种模式在互联网上即是常态了。我也曾遇到过此种人身攻击,那是在 2010 年。

    说来有趣,如果对近几年的互联网舆论趋势有感受,就会发现「杠精」一次反倒可能是舆论统一化的结果。只要是对某个新闻进行反主流评价的人(无论正面或负面),都往往会被打成「杠精」。词语外延的快速扩展导致的还有对它的疯狂滥用。人人都是杠精,人人都说别人才是杠精。或许几年后,又有比「杠精」更强的词出现,谁知道呢?

    坦白说,对充满戾气的互联网,个人其实没什么办法。「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随着实名制的推广而几乎失真。但如果抛弃上帝视角,从一个普通网民的角度看,它反而更贴切了。如今的互联网远不是理想主义者的乐园了,参杂着大量商业投机和资本角力。如果和你吵架的人就是以此为职业呢?当你的真情实感苦苦劝说都被当成了别人的业绩的时候,这种争吵还有意义吗?

    换句话说,当你都已经认识到互联网充满戾气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有了筛选信息的意识。那么,很多信息对你来说也不是必要的。不接受戾气,不让自己产生戾气。这样的人总会慢慢聚集在一起,然后由于内容的高质量而扩散,水平降低,这群厌烦戾气的人再次换到另一个平台上。在社会平均文化水平有根本性变化之前,也许这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宿命。

  • 生活的切面 – 苹果

    此系列文章始于 2017 年底和 2018 年初想作的博文,总结自己在 2017 年的收获与改变。因为总的来说,2017 算是大学五年里颇有转折意义的年份。(当然,要说的话,每一年其实都算是某种转折)结果因为自己的拖延、懒惰以及文章内容太多等原因,一直未能完成。转眼间,2018 也将过去,于是便改题为《写在 2019 之前》。结果后来又是拖延,2018 已然整个过去了。再次将标题和文件名改为《写在 2019》,还在大学最后一学期回上海的火车上写了数千字。没想到,因毕业论文等的冲击,2019 也已过去半年有余了,我也毕业了,成为了社会人。没办法,只得自拔 flag,随性一点,最后将题目改为《生活的切面》,名字来源于著名的 AOP(面向切面编程),意在总结过去的大学生活后半程中,有哪些事或物改变了我,又如何与生活串联,或是与未来产生那么点连接。

    在写这段前言时还看了眼自己的文档库,想起来一篇在 Ulysses 上完成的 2018 年记录,但找不到了。也许因为放弃了这个软件而遗失了吧。也罢,心态都变了,扔掉也无所谓。本文中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当时在返沪列车上的草稿。

    一般人呢,喜欢在年底或次年初时,记叙一年间的收获经历,还有对来年的期望。大概我就不一样了,去年春天打算写的年度总结,一直烂尾到了 2019 年。所以也是时候记录下两年来的大事小事。有些事因为发生略久远,可能已想不起所以没有提到;有些事呢,则是因为我刻意不想提到。从以前列出的大纲看来,两年来遭遇的事,虽不如初入大学时顺利、积极和简单;但却该是毕业后回忆生涯时,不得不讲述的一个开始。两年来,很多人与事变了,很多也没有变。我依然去了很多次南京,也和几个老朋友走过很多城市,却玩着一样的东西。虽然我可能再也不用去南京了,不过我真切地期望这些美好的记忆,能够随着时间在某天再次降临。

    时间自然承前启后,2017 往前就是 2016 年。那年年末,我做了什么呢?去参加了校园歌手比赛然后复赛英勇地被淘汰,跟着学长和老师糊里糊涂地去北京拿了个比赛三等奖……还有,烫了个头。烫成陈奕迅一样的卷发算是初中以来的梦想。尽管药水的味道颇为诡异,几个小时的漫长流程也令我昏昏欲睡,甚至刚烫完的发型跟中年太太简直神似,不过洗几次后,倒还有点意思。可是不久后就要回家。其实我也动过回家前去剃头的念头,也许就是懒,也许自己就是想带着这个发型回家,我没有剪头。事实证明,这是我做过最错误的决定之一。

    回家后的大小风波和几次起伏,已不想提了。只能说,我同每个人一样,从小到大挨过家长不少责骂和暴怒。但是心灵创伤跨越时间难以忘怀的次数并不多。我至今认为,这件事对于任何一个 20 岁的成年人而言都称得上羞辱。这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从小的情感经历,能给人带来多么深远持久的影响。

    iOS 与 iCloud

    大概这件事惟一的正面后果,就是我名正言顺地拿着家长的钱买了 iPhone,不然还有些不好意思。读者大概不好体会,一个几乎没有完整智能机体验的人(Galaxy S 用了一月丢失,Xperia Acro S 长期屏幕失灵,Lumia 640 硬件孱弱且搭载着 WP8 这样一个几乎不可用的系统)第一次拿到堪称「可用」(iOS 10 已经完全达到这个标准了)的机器时的体验。我也因此对 iOS 有了初次接触。iOS 系统的封闭在我还是个 Galaxy S 用户时就已有耳闻,iOS 5 时代同学折腾第三方输入法的经历让我印象颇为深刻。没想到上手以后比想象中的好得多。很多功能已经相当成熟。实话说,这样的系统让我很难不产生学习在这个系统下开发软件的想法,想弄懂这个系统在封闭外表下提供的颇有张力的 API。想想开发前端的状态,也许做客户端真的舒服很多了。

    由于自己之前就是 Mac 用户,所以很自然地,我也体验到了 iCloud。iCloud 和其连接的苹果自带服务,对于如此大厂而言,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度。甚至可以说,相比其他类似服务提供商,苹果自身还没有把这些东西做得足够好。单独把像文件同步、私有数据库、笔记同步、备份等事情拿出来,都有很多软件做得比 iCloud 更好。但是因为它是 iOS,所以只有 iCloud 提供得了这种统一、无缝的体验。对于融合 iOS 和 macOS 这件事,苹果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过,融合不是合并,手机和电脑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点苹果的思路和当年的微软大相径庭。所以想借助 iCloud 提供类似的流畅体验,App 的开发者也需要至少提供和维护 iOS 和 macOS 两个版本的 App(还可以有 watchOS 和用于圈钱的 iPad 专版),这其实增大了此类软件的开发工作量。另外,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 CloudKit 数据库服务是只能在苹果系统下使用的,这大大限制了开发者走向真正「跨平台」的能力。(CloudKit 有官方的 JavaScript SDK,就不知道有没有人封装到其他平台了)所以你能看到很多「精致」的软件,只为苹果平台提供服务。不过,无论如何,如果你拥有超过两台的苹果设备,强烈推荐你尝试使用 iCloud 同步来管理很多想法、日程和任务,也许对你数字生活的体验有很大的提高。

    好日子过得很快,我终于在 2018 年初收到了来自苹果的一封邮件——「自 2018 年 3 月起,中国大陆区的 iCloud 服务将由云上贵州运营」。这本是一个正常不过的消息,因为任何在中国境内运营互联网业务的公司,理论上都应该把对应这部分的数据放在国内。然而一时间互联网上关于「云上贵州」这家神秘公司的起底让不少人惊讶,作为世界上最有钱公司之一的苹果,居然没有把在中国的数据移交给像 BAT 这样的巨头,而是给了一个地方国资委控股的机构。

    争议一时间更大了。不认为 iCloud 迁入国内会造成隐私问题的人采用的论断无非是两种,一是 iCloud 在国内会采用同样的加密方式和管理标准,二是所谓的「无所隐瞒论」,即「你要是个普通人,你的隐私没人会感兴趣」。而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人,一方面是认为 iCloud 默认状态下存储的数据远远比微信聊天记录这种东西更加敏感,二是担心管理不严导致的数据泄漏会导致诈骗频发。直到 2019 年我也(或者应该用「更」?)不相信一方能说服另一方。不过这年头,觉得自己的隐私是一回事,难道还非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一定是个「良民」不成?这种想法和所谓的「受害者有罪论」如出一辙。并且至少,把自己的 iCloud 账号迁移到其他国家区域的人没有理由受到任何道义上的谴责。

    隐私,与互联网难民

    在更大的趋势面前,iCloud 只是一个例子。互联网,从各方面而言,都在离当初那批原住民的期望越来越远。在过去的小几十年里,它带给我们的也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程序员看到的世界只是真实世界中充满特殊性的一个小小切面。我们生来就拥抱了全球化拥抱了互联网,然而地球村的本质可能根本就不是这样,管理这个世界的那群人也没有把全球化和无国界互联网看作理所应当的事情。也许现在的一切只是开始,只是百年后的历史书中 21 世纪世界和平的短暂瞬间。iCloud 的事情让更多人注意到了数字难民(数字移民)这个词。其实早在今天的互联网服务成型之前,就已经有这个词了,当时它的意思是「不习惯互联网的一代人」。万万没想到,在互联网潮流下长大的一代人,也有称为「难民」的时刻。如果说常规意义上的难民,为了安全和温饱,远离家乡,还能为大众所理解;互联网世界中的难民,大概都是不被大众所理解的孤独的追求者吧。

    iCloud 相关的这些事,让我对互联网和隐私有了自己的理解。新技术把隐私问题朝着变复杂的方向狠狠地推了一步。一个不从事相关行业的普通人几乎不可能完整地感知在生活中面临的隐私风险。更何况,大众纷纷以人脸识别等技术为技术进步保障安全的典范。隐私,基本上已成了中文互联网平台下的「政治不正确」。Richard Stallman 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从道义上批评商业软件,到今天他的论据远比当年更有力了。没有人清楚他是真的有远见卓识,还是只是巧合。说来也是讽刺,最封闭,最「邪恶」的 iOS,(不止在国内)居然成了数字隐私的倡导者和先锋,个中逻辑有点像大国对小国的秩序保障。

    总之,从大的方面来说,隐私已经不是绝对的概念了。你想要什么程度的隐私保护,取决于你愿意付出多少精力,以及你想要保护的东西对你而言有多重要。

    生态?那是什么?

    生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人人都喜欢讲生态,尤其是国内互联网圈子的从业者们。他们口中的生态,常常意味着人工加上某种阻碍你出去的边界,同时提供一个让你觉得「这样也没什么」的替代品,达到建立护城河的目的。苹果的生态要说也有些相似。不过它以一种让你感到「乐不思蜀」的方式来让你自愿不跨过那道边界。常言道,买了东西的人总会想方设法为它的价值辩护。这话不假,比如我的 Apple Pencil。不过还有一个层面,那就是人内心难免忽视产品的价格因素。这就导致许多拥有「苹果全家桶」的人喜欢大谈苹果的产品联动使用是如何的舒服,但在非苹果用户看来就是花十分的钱却只获得五分的体验。

    我想没必要和网上同人在这些私人爱好属性极强的方面争个高下。体验、生态、品牌依赖,乃至设计,都带有强烈的主观属性。生活中不认可它们的人,经过你的劝说可能也不会变得认可,更何况在站队意识甚嚣尘上的互联网上呢?但不可否认,如果你坚持从所谓「宏观」角度看待这些问题,容易掉入一个陷阱:过分忽视产品背后的非实体因素。对于小的生活产品或者高度标准化的工业产品而言,这没太大问题。判断的标准无非就是价格和质量。但将这种观点套用到软件和文化领域,就容易闹笑话了。

    生态靠硬件承载,但最终呈现给用户还是靠的软件。国内的用户平均水平和软件行业发展水平决定了手机厂商对软件的重视远远不如硬件参数。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系统和复杂的问题。在此之下,所谓的 996 算不上是一种追赶,只能说是倒退。

    生产力?那又是什么?

    大量的 iOS 用户都喜欢谈论生产力这个话题。原因很多,一部分是 iOS 优秀的软件生态。的确,相比其他平台,iOS 以及 macOS 上有大量设计精美、功能优秀的效率方面的软件。不过生产力终究只是一个有限度的话题,这些软件不能像真正的秘书一样帮你搞定一切。(实际上,秘书也没法帮你动脑子)最重要,最终的管理设备还是大脑。

    事实是,iOS 自带的软件已经涵盖了最重要的日常办公所需要的生产力能力的范畴。包括电子邮件、日历和日程管理、提醒事项,以及笔记。自带软件的一大问题在于,它未必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能用,够用,但是对许多人来说,未必好用。因此就衍生出,在这些「主流」的方面对自带软件进行增强的 App。

    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处理事物和工作的方式不同,因此最适合的软件可能也就不同:一些人最适合的是一个简单的提醒事项,有些人适合的是类似 OmniFocus 这样的 GTD 软件;就笔记而言,有些人可能需要 Markdown,有些人需要强大的富文本编辑功能。

    苹果的平台软件众多,这迫使自己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是如何真正能够提高所谓的生产效率。虽然,在折腾它的过程中可能会付出时间上以及金钱上的成本。但能够去贴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流,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不过,这也必须得等到有实际工作负荷的时候。凭空创造需求,在没有工作、没有需求的时候去强行使用、体会这些功能,最后可能得不到一个准确有意义的结果。像有些媒体一样,过度去追求所谓的生产力和所谓效率,最后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造成心智负担,甚至会降低你的生产能力。回归简单,让计算机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计算机所有,大概才是真正的效率,也是它们被发明出来的初衷。

    搞点开发

    苹果一直想给用户打造的形象,就是人人都有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这里的「创造」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剪辑视频和音乐,也可以指开发软件。苹果一直在努力的用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到丰富苹果生态的大军当中。

    除了 Web 前端,我算是一个没有什么真正 GUI 编程经验的人。在大二下的学期选修了 iOS 开发的课程。最后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基本完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笔记的 App。虽然 Native App 和 Web 面临的可能是不同的问题和需要。但这短暂的开发过程还是让人感叹,在手机系统上能做的事情,和开发的舒适程度,实在是丰富太多了。能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代码转换成实际可以运行的软件,甚至进一步将它分发给其他的人,是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酷的事。所以我也将学习 macOS 和 iOS 开发纳入了 2019 年的计划之中。

    意义

    苹果是一家非常特别的公司。当谈起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的时候,你不可能绕过它。但生活中大量的人知道它可能还是因为手机。iPhone 拯救了苹果,也改变了整个手机产业,甚至改变了人和科技之间的交互关系。

    很明显,在 iPhone 发布十年之后,面对着消费科技的发展,人类好像又面临了瓶颈。找出新的应用场景,发明新的硬件,对于商业应用肯定至关重要。但,对个人用户,更重要的,可能是重新发掘我们和科技、我们和计算设备之间的关系。苹果一贯标榜尊重隐私,深层次的逻辑,也是在宣告人在科技产品面前的主体权。

    发展过度迅猛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使很多人对未来抱有悲观态度,认为人类可能最终会被大公司或者机器人所奴役。我对这些技术,也算是持有着非常保守的态度。它们的确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可是如果人类真的到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了,以人类的智慧,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

    可惜,那也是未来的事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将处于新型科技造成的混沌之中。在这个层面上,苹果改变了历史,但它也没有能力决定历史。旁观真实世界的发展,猜测人类究竟会向何处去,大概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吧。

  • 说说隐私

    隐私很重要。每个人都知道。可什么才算隐私呢?小时候和同学课上传的小纸条、学期结束给老师的评语、自己拍摄的照片……给定一个事物,我们往往能对它属不属于隐私作出判断。但是对于「哪些是我们的隐私」,我们好像并不如「我家里都有哪些人」清楚。

    好吧,按照惯例,先来看看隐私一词有无相对准确权威的定义。

    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 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此定义来自于《世界人权宣言》,亦算作是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时需参考的材料。宣言起草于 1948 年,时值二战结束,各国都已承受过人权被肆意践踏的惨烈后果。然彼时尚无成体系的数字信息存储,更无如今社会无孔不入的网络通信。因此在数字时代,隐私的外延已经有了发展变化。而巨头和权威对个人数字化隐私的监视,也让更多的人重新思考如何用新的方法保护隐私。

    数字化时代的特点

    隐私的本质保护的是一种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生产、保存、传播方式都有了显著变化。因此要分析数字化时代的隐私,先考虑一下数字化时代信息的特点。

    • 零复制成本。说信息没有复制成本可能不准确,不过用旧的眼光打量现代的信息复制,就会发现实在是太容易了。基本上,只要能获取到一份源数据,复刻出千份万份然后分发,不过是点点鼠标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当然在商业用途上,已经有了包括 DRM 以及 Netflix 防截图、中心服务器验证等技术在内的版权保护方案。然而个人的信息与这种商业批量销售的数字内容存在本质区别。
    • 传播路径长。一个信息要从一处到达另一处需要经过活跃在互联网协议栈不同层的中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有可能篡改、保留信息。
    • 终端结构复杂。多数人生产信息和连接互联网使用的都是个人电脑及移动计算设备(平板电脑、手机),这些设备大部分由特定商业公司开发并封闭源代码,不排除留有后门的可能,并且存在被恶意程序攻击的危险。
    • 数据在云端。出于同步方便或者本地储存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商提供的云存储空间当中,并利用其提供的额外功能进行分享、编辑等操作。这些数据通常并不能保证被严格加密和保护。
    • 社交化蔓延。同传统软件是纯粹的生产力范畴相比,数字化时代的软件往往带有社交属性,一个人在社交圈子中几乎不可能完全避开这类软件。

    而在国内的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保存和传播还具备一些额外特征。

    • 匿名性弱。现行几乎所有国内网络产品账号都需要直接或间接绑定手机号码,而手机号码又严格实名。部分网络应用还要求提供额外的身份证及真人照片。
    • 体系封闭。许多国内服务商对 Web 网页端抱有抗拒的态度,部分服务甚至完全不提供网页版本。
    • 容易终止服务。许多云端服务的用户都面临着服务终止的危险,费用难以退回尚是小事,数据导出的周期也很短,甚至出现无法追回数据的情况。当然,国外也有许多例子。不过由于国内网民的消费习惯,个人云服务往往只是作为互联网巨头的边缘产品,少有专做云服务的企业,因此这些服务被「战略性放弃」的可能性比较高。
    • 泄漏风险高。国内的个人信息泄漏和买卖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用于推销、诈骗等领域。如果个人相对私密的信息泄漏且形成闭环,造成的社会风险极高。

    个人资料的保护

    信息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要被特定的人利用之后才能体现出特别的价值。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产生或获取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特性也各自不同,因此不太可能一视同仁地去保护。

    信息保护的本质

    那么,要保护,首先需要厘清保护信息这件事的内涵是什么。

    • 保证信息不能丢失
    • 保证信息不让不需要的人获取到
    • 在需要时,能够将信息安全地传递给另一方

    第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在不考虑存储介质物理特性的情况下,保证信息不丢失的惟一做法就是备份。从 RAID 1 到 RAID 5 再到普通的硬盘复制,都是行之有效的备份方式。而对于云服务的使用者来讲,一个稍靠谱的服务提供商在数据冗余这方面都会比普通用户更加重视。只要不是在有意删改数据的情况下,一般不需担心数据丢失的问题。而像 iCloud 一样的云服务多数用作同步,在每台设备都留有一份副本,完全丢失的风险更小。

    这里需要考虑到数据是否属于常改动内容。如果纯粹出于归档的目的,放在自建阵列或者备用盘中更为稳妥;否则,就很不方便了。

    第二点和第一点实际上存在冲突。如果每一个介质都有一定概率被其他人窃取到数据,那么多个备份会让这个概率大大增加。好在信息技术为这一点提供了一条方便的方式,那就是加密。主要的操作系统都提供了可靠的磁盘加密方式,保证磁盘被第三方窃取之后,在没有密钥的情况下,数据不会被获取。现代的文件系统也提供了对单个文件或目录加密的功能。考虑到可移植性,也可以用 ZIP 等压缩格式带有的加密方式或者利用 OpenPGP 软件进行密钥加密。合理运用这些加密方式,基本可以抵御存储器意外丢失造成的数据泄漏风险。当然,早期 Google Chrome 隐私模式会提醒用户「注意你身后的人」。如果想让数据在被检查的时候还能匿迹隐形,做法无非是将内容混淆在普通的文件当中。这不是本文想探讨的主题。

    第三点本质上也是第二点的延续,不过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需要的应对方法也更加多。说到底,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依然是加密。常规场景下,网络使用者接触到的无非是应用层级别的加密,以 HTTPS 为主。而新版本的 iOS 对于应用的网络请求强制要求使用 TLS 加密。对于浏览网页来说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胡乱添加根证书,适当时候需要删除本地中保存的不合适的根证书,以及及时更新浏览器。这里推荐 HTTPS Everywhere 这个浏览器插件,目前在 Chrome 和 Firefox 上都能找到。而如果你架设了一个网站,也请尽量申请一个免费的 TLS 证书,并配置好服务器,避免心脏出血等漏洞。另外一个场景可能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模拟 TLS 在一些不安全的应用上(比如电子邮件)传输加密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就是 OpenPGP 了。在网页端或者服务器端可以使用 OpenPGP.js 库实现生成密钥、加密、解密、签名等操作。在本地则可以使用 Gnu Privacy Guard (GPG) 完成这项任务。如果使用 Thunderbird 作为电子邮件客户端,可以利用 Enigmail 插件自动完成邮件的加解密和签名。这样就可以做到端到端加密了。不过对于电子邮件,需要注意的是标题是不会被加密的。

    一个重要问题是,在上述讨论的第三点中,与自己通讯的人是否是安全的?这实际上是很多人对加密技术产生的误解。加密只能保证你的信息安全地从你本地传输到了另一个地方不被第三方破解或监听,但你没有任何方式确保这个通讯者不会出卖你的信息。这实际上和加密技术没有任何关系。而在某些时候,这个信息是不得不交出去的,这是后面要讨论的内容。

    将隐私信息分级

    尽管对于普通人,一些简单的额外加密就可以保护自己的信息免受各种风险威胁。然而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考虑和存储仍然是有必要的。一些数据泄漏可能仅会让你接到几个推销电话,而另一些则事关身家性命。

    • 极度危险并私密的信息。这些信息和数据不应该被放到网上,应该经过严格的加密后储存在安全的本地存储设备上。如果有特别的危险,这些数据甚至只应该牢记于心,或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方式混淆于普通文件中。
    • 私密但需要同步的信息,比如照片。这些数据可以放在自建的私有云服务上并经过加密存储,并且同步到备份硬盘或者加密后同步到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对象存储服务中。如果你信任某些厂商(且认为他们短时间内没有倒闭的风险),可以将非极度隐私的内容放上去,毕竟它们的服务更加稳定,功能当然也更丰富。如果你只想做归档存储的话,用前面说的方法打包加密,几个地方都扔一份,也不危险。
    • 不能完全公开但不危险的工作资料。实际上存储这类资料要求的更多是稳定性以及分享、协作等功能。国内外都有相当多这类服务,或许跟着公司里大家的选择走是更令人愉快的选择。当然,如果你的工作本身就对信息安全要求很高,那还是认真按照更严格的规定操作吧。
    • 仅需要合适存储的资料。比如说你的学校今年的招生报告,跟工作和生活毫无关系。这些材料可以多份存储,哪里方面哪里来。

    当我们谈论隐私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安全话题时,我们实际上更多想聊的是「私密但需要同步的信息」。

    iCloud 的替代品

    很少有苹果用户能够完全避开 iCloud 对生活的侵入。而 iCloud 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让一部分人对 iCloud 的资料安全性不再信任,转而寻找其他的云端存储方式。这里聊聊几个常见的选择。

    • NextCloud (ownCloud 续作),如果你有过自己在 VPS 上搭建 WordPress 博客的经历,那么自己搭建 NextCloud 也不是什么难事。作为一个私有云,NextCloud 的功能实际上已经非常丰富了,除了最基本的文件存储之外,还支持分享、文件在线编辑、聊天、照片同步、笔记、日历等功能。手机端的 App 只需要输入自建服务 URL 和账号密码即可使用。总体来讲 NextCloud 还是很安全的,缺点在于需要自己搭建服务器,有一定的技术基础,速度可能也没有大公司服务的速度快。同时手机端照片管理的功能远不如 iOS 自带照片应用强大,如何安全地备份数据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 OneDrive,其实连同前身 SkyDrive,OneDrive 已经运营有一些年头了,只不过免费容量一降再降实在让人不满,连笔者之前购买 Windows Phone 手机赠送的空间都砍掉了。OneDrive 现在和 Office 365 计划有联系,并且 OneNote 笔记本内容实际上也存储在 OneDrive 网盘当中,所以暂时不用担心它倒闭。毕竟是微软出品,OneDrive 上在线 Office 文件的编辑功能自然是绝佳,微软也试验过一系列智能照片管理的功能。Windows 10 已经集成了部分 OneDrive 支持。如果用过的话就会知道,最大的问题就是速度太慢。然后是空间太小(如果买了 Office 365 倒不存在)。手机端 App 的使用体验比 NextCloud 好,不过赶不上 Office 系列其他产品手机端的水准。
    • Google 云服务,Google 提供了包括照片、云端硬盘、文档等多款 App 来涵盖手机端云应用的功能,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微软和 Google 都是优秀的 iOS 应用开发商。免费的 Google 云盘存储空间是 15 G,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同意照片采用「高画质」而非「原文件」存储(也就是可能会稍微损失一点质量),照片的存储空间是无限大。Google 在照片应用中使用了大量人工智能技术,例如搜索 sunset 就会在上传过的库中筛选出夕阳景色的照片。根据 Google 的习惯,照片这类服务存在被砍掉的可能,不过参考 Google Code,真到了时候,还有足够机会迁移。最大的问题是在国内访问不便。
    • Dropbox,笔者几乎没有使用过 Dropbox 云盘和同步功能。Dropbox 的免费空间为 2G,收费扩容的价格也比较高。Dropbox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增量同步和共享功能。许多第三方应用也支持通过 Dropbox 同步。和 Google 云服务一样,Dropbox 在国内访问不便。

    其他诸如 Amazon Drive 之类的服务在国内还不是特别成熟。而国内公司的云盘和同步服务质量不太令人满意。国内网盘服务普遍不盈利,朝令夕改,容易出现网盘关闭,数据难以找回的情况。在认真考虑到隐私状况的情况下,这些网盘在工作和娱乐上还是可以轻度使用或者做某种程度的备份。

    信息安全之外

    中学的物理题情景总是发生在去除各类难搞的干扰因素之后形成的「理想状态」中。现实往往比理想状态复杂很多。隐私保护亦是如此。信息安全的知识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够生活在安全和隐匿之中。即使信息以安全的形式传输和保存,个人隐私依然存在风险。

    • 不得不将信息公开或发送给不可信任的对方
    • 信息被针对性地破解或被胁迫解密数据

    正如 Ian Murdock 在自由软件界是名震一方的领袖,在现实生活中仍然难逃被轻易击毙的命运一样,在隐私保护的领域,很多事情已经超越了网络技术本身的范畴。信息使人获利,给人带来危险,都是因为信息映射着现实世界。

    大隐隐于市

    隐藏自己的身份,比公开身份然后将自身安全押在加密上明智很多。毕竟,加密防君子,混淆防小人。细究前面说到的信息,也可以略作分类。

    • 可以选择不发布的匿名信息
    • 可以选择不发布的实名信息
    • 必须发布的实名信息

    第一种情况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理想状态,除非使用了繁复可靠的安全措施,同时监视者不愿投入过大的资源破解。加上随处可见的手机号绑定提示,多数时候网络账号对应的情况是第二种。不过这当然不是非黑即白的两个极端,如果真的停用一切网络服务,日常生活会面临极大的不便,朋友也会觉得自己无趣。如果你足够无聊,甚至可以打造多个账号来学习明星打造自己的「人设」。保证安全的关键在于谨记「凡在网上的,必留下痕迹,不可撤销」。

    第三种情况就很复杂了。日常办证办卡总会留下点记录,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隐私无法确保安全。令人不安的是,这类信息不像网络账号可以自由创建多个,而是和人身份强绑定的。老司机会告诉你开房时用护照,戴口罩,用现金。不过更重要的,可能是认真评估这类信息泄漏带来的负面后果。比如接到诈骗电话,比如被人将真实身份和网络账号关联起来公开信息……就像防御 XSS 攻击。许多人都喜欢给自己取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殊 ID 作为各类网络账号的用户名来标识自己,这很棒,只要它不关联到现实身份,或者被人连线挖出某些信息时不会觉得尴尬。

    信任

    熟悉 TLS 协议的朋友都清楚证书机制是如何工作的,一条信任链必须存在一个用户绝对信任的起点。如果这个起点不值得信任,那一切安全都无从谈起。对于隐私或数据,安全也建立在一层层信任机制之上。一个 iPhone 用户需要信任苹果公司不会无底线出卖其数据。请注意,这跟 iCloud 无关。如果往阴谋论方向深究,iPhone 完全有可能不按照用户设定,悄悄地发送数据到苹果服务器上。这一切建立在对苹果公司的信任上。就像一个人如果不信任银行,也不会去银行开户存钱。(除非他无从选择)对不同公司不同的信任度,决定了何种私密等级的信息可以被存放在这家公司的设备或服务中。可怕的其实是,这些公司事实上的可信赖程度比大众直觉上的信任度低。FSF 的观点看似极端,可往往最终都是对的。

    谨慎信任,保持匿名,时刻加密。

    延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