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nelises Bonvenon al la malpura mondo

怨气和戾气

最初写作于2018年8月

记得第一次听到「怨气」这个词是在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上,但是对此的体会可以追溯到更早。由于国内互联网特殊的环境,早期接触贴吧的人肯定都有过和人吵架的经历。要知道那时候的我都不太会用家乡方言骂人,在网上说人是 SB 却一套一套的。不过当时可没觉得这些算什么社会问题。可能年轻气盛,网上的争吵也还没映射到具体的社会问题。尽管我自己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已经是 2007 年,换算成历史也快进入近代了。不过每次回想起当年,总会觉得有种奇特的美好。同现在打开手机能够看到的一切比起来,那时候的互联网生态依旧显得蛮荒。没有如今那么大的巨头,没有 O2O,上网只能用电脑(GPRS 也就能看个新闻)。要是把那时的我放到现在,可能会寸步难行,因为没有手机号。

后来有了微博。李开复说过「微博改变一切」。微博是 2009 年推出的产品,但是一直到我开始注册微博的 2011 年,它才有了比较大的影响力。随着微博的流行,网络上的自由主义思潮也达到了一个(至少是表面可见意义上的)高峰。在我的记忆里,自由主义的思想是随着韩寒而彻底流行起来。在他之前你很难看到如此有影响力的人传播着属于他们的观点。韩寒依靠他的博客和若干杂文,奇迹般地成为了一个在这种体制下「站在刀尖上跳舞」的人。那时候的韩寒还没有微博。(其实我认为韩寒注册微博可以看作他和世界妥协的标志之一,另一个是韩三篇的发表)微博上的言论潮流却往往可以追溯于他。韩寒少有真正提及真正可能越界的词比如「革命」。但下面的读者却又像有默契一般心知肚明。韩三篇的发表挑明了这一切。老实说,如果基于大众印象内的革命叙事,韩寒在韩三篇里说的话都是事实,如果换成另一个保守派人士,可能都不会激起多少风浪。然而这是韩寒。一些人认为这代表了他向体制求和,一些人认为韩寒过度悲观。讽刺的是,韩三篇中的一些警告到了今天已然成为了现实,乃至常态。

不得不说韩寒是一个聪明人。在当年社会开始反思中国教育的时候率先「开第二炮」。后来因为互联网和加入 WTO 之后的发展需要,社会风气开始再次软化。这个时候的他借助自身反教育体制的经历和一系列在当时看来尺度颇大(实话说,放在今天尺度也很大)的博文,打造了自己舆论领袖的形象。而在 2011 年这个神奇的时间节点,他突然放弃了这一角色,仿佛先知一样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众娱乐化、娱乐资本化的浪潮。自导自演的他,背负「国民岳父」的称号,名利双收。

那时候微博上常常有负面新闻,新浪又没有形成熟练有效的舆论控制机制,网民们习惯了正面又千篇一律的官方报道,看到这些新闻自然是群情激愤。当时的政府也没有处理互联网的足够经验。结果往往是网民的节节胜利。政府的权威在削弱。出于本能的愤怒不能叫戾气。戾气是一种一反常态的过分施怒,因为其他的愤怒找不到出口。

中国互联网自 2012 年以来改变的速度也许超过了科技发展的速度。你可以说现在装备各类最新技术的 iPhone 依然没有脱离 2007 年发布的首代的核心,但是现今的中国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在新闻里被打上标签的互联网了。这是若干年来整个中国社会变迁、改造、发展、踌躇的结果。所谓网上的种种戾气,也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侧面映射。

现在的人看不到希望吗?是的,不妨看看三和大神们的事迹。但十年前的现实就一定更有希望了吗?不如说,是更多之前不能上网的人进入了这个世界,互联网变得更像现实社会了。十年前在大城市奋斗的那代人,还算是第一代民工,城市的生活再苦再累或许也比家乡的绝望好上百倍。如今的这代务工人,就是上代留守儿童长大后的样子。他们没经历过父辈小时候的苦难,所以也怀疑所谓奋斗的价值。高攀的房价和严苛的户籍更在他们的梦想上打了一个问号。更何况,他们今天遇到了被老一代称之为「鸦片」的东西。互联网麻痹着他们。我更愿意相信「奶头乐」只是一个阴谋论,我也认为在人类进化之前,代与代间不会有本质差异。但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吸引着他们。与其说他们沉迷于互联网,不如说是资本秘密地把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转化为自身的养料。

伴随平均素质降低的另一个问题是隐私泄露越发严重。隐私是一个多方面的话题,信息泄漏可以从有意到无意甚至是被强迫的。抛却对普通网民还算是有些门槛的黑产、社工库,普通人只要善加利用搜索引擎,甚至只要在同一个网站上多点几个按钮,足以找到和人吵架时向对方人身攻击的「口实」。每个人都在共同经历着时间,但时间对每个人的价值却是不对等的,无休止无下限的攻击很容易让时间价值高的一方率先放弃论辩——这往往被另一方视作自己的「胜利」。一个很容易推导出的结论。这快速拉低了整个互联网的舆论水平。最终,这帮有时间而无下限的人占领了互联网。早在「杠精」出现之前,此种模式在互联网上即是常态了。我也曾遇到过此种人身攻击,那是在 2010 年。

说来有趣,如果对近几年的互联网舆论趋势有感受,就会发现「杠精」一次反倒可能是舆论统一化的结果。只要是对某个新闻进行反主流评价的人(无论正面或负面),都往往会被打成「杠精」。词语外延的快速扩展导致的还有对它的疯狂滥用。人人都是杠精,人人都说别人才是杠精。或许几年后,又有比「杠精」更强的词出现,谁知道呢?

坦白说,对充满戾气的互联网,个人其实没什么办法。「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随着实名制的推广而几乎失真。但如果抛弃上帝视角,从一个普通网民的角度看,它反而更贴切了。如今的互联网远不是理想主义者的乐园了,参杂着大量商业投机和资本角力。如果和你吵架的人就是以此为职业呢?当你的真情实感苦苦劝说都被当成了别人的业绩的时候,这种争吵还有意义吗?

换句话说,当你都已经认识到互联网充满戾气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有了筛选信息的意识。那么,很多信息对你来说也不是必要的。不接受戾气,不让自己产生戾气。这样的人总会慢慢聚集在一起,然后由于内容的高质量而扩散,水平降低,这群厌烦戾气的人再次换到另一个平台上。在社会平均文化水平有根本性变化之前,也许这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宿命。